如何发挥好纪录片“国家相册”作用,强化重大题材精品创作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讲好新时代百姓故事,这些有关纪录片创作的命题,都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组织的2022年第一季度纪录片推优作品中给出了很好的回应。
4月7日,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组织召开第一季度纪录片推优评审暨交流研讨会,组织业内专家对申报作品进行了集中评审,并就如何聚焦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、提高京产纪录品的整体品质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等方面开展了交流研讨。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战略所所长、中广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赵捷,首都纪录片发展协会会长陈大立,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教授张雅欣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副主任陈真,北京市广播影视协会、首都纪录片发展协会、区融媒体中心代表及宣传管理处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。
与会专家在认真审看了33部申报作品后,对参与此季推优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,一致认为,整体水平远超往届。专家赵捷兴奋地用诗意的语言来形容,“凝结了一冬天,春天绽放了”。
第一季度北京纪录片创作呈现四大特点。一是作品立意高远,成功展现了北京的发展成就和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;二是题材布局得当,既有诸如冬奥、一带一路等方面的宏大叙事,又能够关注普通人的生活;三是重点突出,集中展现了冬奥、抗疫等引人关注的成果,突出了北京特色;四是表达上有创新,运用了新技术、新手段,一些作品的解说词也令人印象深刻。
另外,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作品在这次推优中表现尤为突出,被专家们形容为“主力军回到了主战场”。《盛会》《共和国医者》《古道足音》等作品得到了专家们认可。2021年第四季度总局推优作品《紫禁城》总导演吴志勇、《医者》制片人于菲向与会者分享了创作经验。
在交流研讨环节,专家和对京产纪录片创作中的共性、个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开出了“药方”。与会代表纷纷表示,将从选题策划、人物故事、二次创作、破圈传播等方面继续探索提升,让京产纪录片继续讲好北京故事、中国故事。